| 附件 | 
    
      | 2018年度州防震减灾目标责任考核指标(责任分解表)                      | 
    
      |   | 分值 | 分项指标 | 分值 | 评估标准 | 采信条件 | 责任单位 | 备注 | 
    
      | 保障
 措
 施
 | 10分 | 防震减灾规划推进、落实 | 2分 | 有效推进本地区“十三五”规划的落实,积极协助国家、省“十三五”规划在本地实施(2分) | 各级“十三五”防震减灾规划有效推进 | 州发改委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防震减灾经费保障情况 | 4分 | 辖区县级防震减灾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并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10%(2分) | 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初预算书或者追加预算书 | 州政府、州财政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市州地震部门业务经费在2017年基础上增加10%(2分) | 
    
      | 任务分解、狠抓落实;机构、编制、人员落实 | 4分 | 目标责任分解落实(2分) | 目标责任书(分解任务书)并开展督查工作 | 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进一步健全、完善县(区)级地震机构,落实人员(2分) | 县级机构进一步加强,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 | 州编办 |   | 
    
      |       法 制 工 作 | 10分 | 普法宣传 | 3分 | 贯彻实施《青海省防震减灾条例》(3分) | 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,各地切实落实法定职责 | 州文体广电局、州法制办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2分 | 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基层普及,增强基层群众的认知度(2分) | 防震减灾法律法规“进社区”(乡镇) | 州地震局、州法制办、各街道办(社区) |   | 
    
      | 3分 | 依照地震系统“七五”普法规划,有效开展“七五”普法工作(3分) | 有方案(1.5分);有活动(1.5分) | 州司法局、州法制办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行政执法 | 2分 | 有健全的执法队伍,开展执法人员培训,依法开展地震行政执法活动(2分) |  1.  有队伍(0.5分);有培训(0.5分)  2.  开展至少2次执法调研活动(1分);             | 州法制办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监 测 预 报 | 25分 | 震情短临跟踪 | 2分 | 按照省地震局震情跟踪工作方案,制定本辖区震情跟踪方案,按方案规定落实省、市(州)地震部门和台站紧密结合的震情跟踪工作机制(2分) | 制定本辖区震情跟踪工作方案(1分);报省地震局备案(1分) | 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地震监测资料质量 | 3分 | 辖区地震监测台站的建设和正常运行,地震观测数据处理与汇交共享,保证地震监测质量稳步提高(3分) | 辖区地震监测台站运行率97%以上,完整率98%,数据处理率100%。所有资料均需参加全省资料评比 | 州地震局、州地震台 |   | 
    
      | 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 | 3分 | 有效保护辖区内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(3分) | 在辖区内所有地震观测设施附近设立保护标志,划定保护范围,并向当地相关部门备案 | 州住建局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监测预报岗位培训 | 2分 | 派员参加监测预报岗位培训(2分) | 全年参加监测预报岗位培训不少于2人次 | 州地震局、州地震台 |   | 
    
      | 宏观观测 | 3分 | 严格执行本辖区宏观观测异常零报告制度。重点危险区涉及的县加强宏观观测工作(3分) | 宏观观测点异常零报告报送记录(每周二18点前报告)(1分);重点危险区涉及的县至少有1个宏观观测点(2分,缺一个县扣1分,扣完为止) | 州地震台 |   | 
    
      | 三网一员 | 2分 | 三网一员建设与运行(2分) | 加强三网一员的管理与运行,有感地震发生时及时上报震感 | 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地震异常落实 | 3分 | 地震异常及时的落实、上报与处置(3分) | 各地及时落实上报异常 | 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 | 2分 | 各市州地震局配合做好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实施和征地工作(2分) | 配合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办和实施组做好各项工作 | 州政府、州气象局、州国土局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会商改革 | 2分 | 按照本单位震情会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,具体实施(2分) | 按照各自制定的实施方案 实施 | 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危险区管理办法贯彻落实 | 3分 | 按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贯彻落实(3分) | 按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贯彻落实 | 州政府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震害防御 | 15分 | 区划图宣贯 | 4分 | 宣贯“新一代区划图”(4分) |  1.  组织各类培训班(2分);    2.  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宣传活动(2分) | 州政府、州委党校、州住建局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完善地震行政许可。 | 2分 | 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及纳入基本建设程序(2分) | 加强各地行政审批与服务工作,及时与上级改革精神衔接并做好本地区相关工作 | 州发改委、州住建局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震害防御基础能力提升 | 3分 | 地震小区划、城市活断层探测与震害预测工作的开展、成果应用及日常维护(3分) | 各地按“十三五”规划,积极开展地震小区划推动工作,力争有阶段性进展 | 州政府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2分 | 积极开展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(2分) | 积极宣传,有效推进 | 州住建局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2分 | 地震安全民居工作的支持与指导(2分) | 因地制宜开展地震安全农居工作 | 州住建局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地震保险试点 | 2分 | 探索开展地震保险工作(2分) | 积极宣传,有效推进 | 州政府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            应急救援 | 20分 | 灾情速报 | 4分 | 完善灾情速报员队伍,保证灾情速报员的通讯畅通(4分) | 有定期检查和测试记录(2分);进行现场抽查。(2分)(打2个电话,每个1分) | 州政府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地震应急准备工作的组织保障 | 3分 | 州人民政府对地震应急准备工作的安排部署(3分) | 有会议、有通知、有相关照片及相关资料。(缺1项扣一分,扣完为止) | 州政府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2分 | 政府及部门、企事业单位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更新 (2分) | 预案体系完备,有可操作性 | 州政府、州地震局及各成员单位 |   | 
    
      | 3分 | 推进州、市县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(3分) | 1、州级视频会议系统与省局互联互通 | 州政府、各市县政府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2、县级有请示、有方案等相关材料 | 
    
      | 应急救援工作的定期检查与演练 | 4分 | 做好市、县(区)政府层面的地震应急演练,要求至少有2个县级政府的地震演练,涉及重点危险区的县至少1次地震演练(4分) | 有方案、有通知、有相关照片,少1次扣2分,扣完为止 | 州政府、州地震局及各成员单位 |   | 
    
      | 队伍建设 | 4分 | 开展地震应急培训(4分) | 各地至少开展1次“三网一员”或应急管理培训 | 州政府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              防震减灾宣传 |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分 | 科普工作 | 4分 | 有效落实年度新闻宣传及科普工作要点(4分) | 有计划、有部署、有落实 | 州委宣传部、州文体广电局、州地震局 | 协助省局完成玉树州科普馆建设相关工作 | 
    
      | 示范工作 | 2分 |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建设(2分) | 创建国家级、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各不少于1所 | 州教育局、州科协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2分 | 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和运行(2分) | 创建省级、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| 州委宣传部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  | 校园宣传 | 4分 | 中小学防震减灾宣传活动(4分) | 开展防震减灾师资力量培训(1.5分) | 州教育局、州文体广电局、州科协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  | 参加全省“防震减灾知识大赛”(1.5分) | 
    
      |   |   |   | 《中小学防震避险教育读本》进学校(1分) |   | 
    
      | 科普作品创作 | 2分 | 因地制宜创作适合本地区的防震减灾科普作品(2分) | 有作品 | 州教育局、州科协、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“平安中国”活动 | 6分 | “平安中国”防灾减灾系列宣导活动落地 | 州开展不少于2次的科普讲座 | 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相关州开展千城大行动暨防灾科普文化影视季 | 州地震局 |   | 
    
      | 附加分 | 获得国家级综合奖增加2分,获得国家级单项奖、省级综合奖分别增加1分。按照《青海省地震局政策研究课题管理办法》,每申请批准并完成1项研究课题,增加2分,年中、年度提交本辖区会商报告的每项增加1分。 |